探究中美貿易戰脆弱休戰的背後
Vincent Kolo 中國勞工論壇
全球兩大超級大國的「強人」領袖僅花了100分鐘就達成協議,將曠日持久的貿易戰暫停一年。儘管特朗普和習近平在韓國的會晤短暫得出人意料,因而內容也顯得空洞,但卻深刻揭示了中美關係以及全球資本主義的深層危機。就像中美之間更廣泛的貿易及地緣政治衝突那樣,這次會晤可謂時斷時續。會晤在釜山金海空軍基地舉行,這是一個韓美聯合軍事基地——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下文將對此進行解釋。這是特朗普和習近平6年來的首次會晤。這位美國總統一年以來執著於與習近平會面。特朗普既欣賞又渴望結交為「朋友」的獨裁者眾多,習近平正是其中一位。
10月初,貿易衝突突然再次升級,特朗普一度威脅要取消會晤,表示「沒有理由」繼續進行會晤,並揚言將對華關稅提高到100%。這是在回應中共政權出乎意料的一項宣佈——對稀土金屬出口實施的更嚴格的新管制措施,而稀土金屬市場正是由中國全面主導的市場。在整個事件過程中,中國政府始終沒有確認習近平將在韓國與特朗普會晤。直到會晤前一天,也就是10月29日週三下午,中國外交部才首次確認了這次會晤。這是另一個或許具有深遠意義的細節。
釜山會晤達成了什麼協議?
這次會晤的成果遠非特朗普所宣稱的「滿分10分他會給出12分」全面貿易協定。與白宮羅列的解放日後數十項其他貿易協定一樣,這項協定十分模糊。特朗普團隊從中國政府那裡獲得了一些讓步,自身也做出了一些小小的讓步。這頂多是一項極其脆弱、為期一年的休戰協議罷了。局勢中隱含著進一步衝突、新緊張局勢,甚至協議全面破裂的可能性。
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晤不過是作秀,包括會晤伊始特朗普稱讚習近平是一位「強硬的談判者」。他們的短暫會面,不過是走形式地確認幾天前中美官員在馬來西亞會談期間達成的協議。貿易專家指出,真正的貿易協定通常需要大約兩年的時間才能最終敲定。本文將探討雙方在釜山會晤中達成了哪些協議或做出了哪些讓步。
稀土:中國同意暫停實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美國同意放棄加徵100%關稅的威脅。特朗普宣佈「稀土障礙」已被清除,並立即吹噓他的政策為其他資產階級政府帶來了很大好處,否則否則這些政府本會被他的政策逼得喘不過氣。
美國同意暫停擴大實體清單的計劃,該計劃原本威脅將子公司納入其中,如果實施,將對中國資本主義造成沈重打擊。北京方面稱,正是這項政策觸發其收緊稀土管制。實體清單是美國政府的一份黑名單,其中大部分是被打成「國安」威脅的中國企業,當中電信巨頭華為是最著名的一例。
中國在全球稀土領域佔據領先地位,開採量佔全球60%,加工量佔全球90%,而這顯示「民主」資本主義如何在最有利於自身利益時,利用資本主義獨裁政權。從手機、人工智能(AI)芯片到F-35戰鬥機等,各種產品都離不開稀土。稀土礦物其實儲量相當豐富,但其開採和加工過程對工人和環境都可能造成危害。提煉一噸稀土可以產生2000噸有毒廢棄物。沒有工會組織的半奴隸式勞動曾是全球資本主義的解決方案,因此數十年來,全球資本家一直心甘情願地將稀土開採和加工的工作外包給中國。中國許多稀土產區已遭到嚴重破壞,可能需要300年才能清理乾淨。
農業:中國同意明年1月前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未來三年每年購買2500萬噸及其他農產品。特朗普吹噓這對美國農民來說是一筆「大買賣」,但實際上,這只是讓一切回到了特朗普重返政壇之前的狀態。通常情況下,出口的美國大豆當中,50-70%由中國購買。但今年,北京完全停止購買美國大豆,轉而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口,以此作為貿易衝突的談判策略。
港口費用:雙方也同意暫停收取對方船舶的停靠費,協議已於上月生效。這對中國來說算是勝利,因為中國船舶進出美國港口的數量遠多於美國船舶進出中國港口的數量。但這也不是特朗普做出的重大讓步。迄今為止,這項航運費用政策並未振興美國造船業,也沒有減緩中國在該行業的領先地位。這些費用反而為美國港口當局帶來了繁瑣的行政工作。
芯片:美國政府拒絕在對華半導體出口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至少目前尚未有報告)。特朗普稱,他的政府只是北京和美國科技公司之間的「仲裁者或裁判」。這凸顯出,科技和AI之爭,是這場更廣泛的貿易戰中最具決定性的前線;這場戰爭本質上是一場軍事競爭。從拜登政府開始,美國就禁止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芯片,例如英偉達的Blackwell芯片,而英偉達公司本身卻在遊說放鬆禁令,以便從中國市場賺取更多利潤。英偉達是全球首家市值達5萬億美元的公司,但美國乃至全球的AI泡沫可能即將破裂。
TikTok(抖音海外版):特朗普聲稱美國公司已「完成交易」,以收購TikTok這家由中國擁有的社群媒體平台,但目前尚無新的細節公佈。北京方面在釜山會談中僅表示,將「與美方妥善解決TikTok相關問題」。
關稅:美國將對華關稅下調10%,是習近平與特朗普會談帶來的最重大改變,表面上是為了獎賞中國在遏制用於生產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流入方面取得的進展。特朗普在2017年首次訪華時也曾就「進展」問題做出同樣的表態。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將「毒品戰爭」作為其脅迫性外交政策的關鍵部分,不僅用於中美衝突,更用於其在加勒比地區的軍事實力炫耀。迄今為止,加勒比地區已有64人在美軍空襲中喪生。這次10%的降幅使美國對華關稅平均稅率降至47%,仍處全球最高水平之列。中國對美關稅稅率為10%,另有24%的關稅(所謂對等關稅)依休戰協議暫停徵收。
哪一方獲勝了?
全球99%的媒體似乎都全然誤解了現實情況,他們聲稱中國在貿易戰中正取得勝利,甚至像《紐約時報》聲稱習近平和中共政權在釜山會談後「看上去更加強大」。「革命共產國際」(RCI,前「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IMT])等許多左翼組織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高估了習近平政權的實力,低估了中國面臨的危機。這並不是說特朗普或美帝就是強大或穩定。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解釋,這場衝突雙方都不會獲勝。這些政權都表現出中美兩國資本主義的歷史性經濟與政治危機。
中國政權已經屈服,接受了極不平等的關稅安排——47%對10%,並將其視為目前所能達到的最佳結果。根據休戰協議的條款,如此不平等的關稅稅率將維持至2026年11月。顯然,這絕不是什麼勝利。這並不比許多其他從一開始就向特朗普屈服的政權更好,在某些方面甚至更糟。
中共政權於10月9日威脅要對稀土資源實施新限制措施,這項舉措一度令特朗普政府措手不及,但3週後該舉措卻又被突然撤回,而這引發了諸多疑問。如果正如許多西方評論人士所推測的那樣,此舉是為了在釜山會談前增加中國的籌碼,那麼中國究竟獲得了哪些具體的讓步? 10月9日至30日這兩個日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才導致習近平如此戲劇性地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答案就在中共四中全會上。
四中全會:習近平羽翼被剪
10月20-23日舉行的中共四中全會,是中共最高領導人至關重要且高度保密的一次會議。表面上看,沒有什麼事情因這次會議而改變,習近平似乎仍然「完全掌控」政權。但實際上,這次全會似乎是中共內部激烈權鬥的舞台,這場鬥爭或許大大削弱了習近平在獨裁統治機器中的權力。
最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似乎失去了對解放軍的控制權——至於他是失去了部分控制,還是全面失去控制,那就很難說了。解放軍正經歷其60年來最大規模的清洗,數百名將軍及高級軍官被撤職。大部分評論人士簡單地將這些清洗歸結於於習近平本人,認為這是他早期清洗的延續,旨在由此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但四中全會之後,情況變得越來越清楚:被清除、逮捕、失蹤的,是習近平在軍隊的支持者,而反習派別正在進行這一輪清洗。
習近平與特朗普會晤時,舉止明顯受到了「四中全會效應」的影響。從中共的立場來看,尤其是從習近平自身的過往記錄來看,這次會晤有些方面非常古怪,甚至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習近平逐字逐句地照著兩頁A4紙上的超大字號稿件念稿,這一事實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而特朗普則沒有看稿子(當然,如果你總是重複自己講的話,看稿又有什麼用呢)。
習近平表示,中美應是「夥伴和朋友」。更令人驚訝的是,他也對美國總統說:「你非常關心世界和平……我讚賞您為近期達成的加沙停火協議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任何人聽到這番話,恐怕都會震驚到從椅子上摔下來。
習近平也承認了特朗普在斡旋泰柬和平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誠然,中國政權已經意識到特朗普痴迷於贏得諾貝爾和平獎,並出於外交目的進行了一些心理操縱。但柬埔寨是中國的附庸國,甚至是中國的經濟殖民地,然而其領導人(與另外幾個國家的政府一起)剛剛提名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哈馬斯也一直受到中共的拉攏。包括中東和伊朗、以及東南亞,中國政府都在這些地區擁有重要地緣政治利益的,而如今一名中共領導人承認在這些地區,美國擁有首要地位,甚至將美國的作為美化為「和平」,這著實令人震驚。
輕微羞辱與嚴重羞辱
對於任何一位中國領導人來說,向美帝最具侵略性的代表人物之一表達如此崇高的敬意,都是非同尋常的作為,但對於將戰狼民族主義奉為圭臬的習近平而言,這更是匪夷所思。更令人震驚的是,習近平竟然還說中國的發展可以與「讓美國再次偉大」並行不悖。為防我們以為這是筆誤,需要明確,這則報道可是刊登在中共官媒上的。
除了這些明顯不符合習近平風格的言論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奇怪之處。在釜山會談中,雙方完全沒有提及台灣問題,特朗普後來接受《60分鐘》新聞節目採訪時表示,他對此感到「驚訝」。對於任何一名中國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而言,哪怕只是例行公事一樣提到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需要美國「妥善處理」,如果連這些話都不講,都是極不尋常的情況。在習近平與美國前總統拜登的最後兩次會晤中,台灣問題都是關鍵癥結所在。在當前貿易戰如此關鍵的時刻,為什麼習近平隊伍沒有至少提及台灣問題,從而爭取一些額外的籌碼呢?
此外,為了貫徹其進攻性的軍國主義議程,就在會晤前幾個小時,特朗普宣佈美國將睽違33年後首度恢復核武試驗——此舉顯然是主要針對中國政權,同時也針對俄羅斯和朝鮮這兩個中共盟友。但習近平在釜山的隊伍選擇對此置之不理。特朗普顯然選擇在會談前夕宣佈這項消息,意在加大對習近平的壓力。而習近平及其隊伍沒有作出任何回應,顯示他們更迫切地希望達成協議。
如前文所述,此次會晤地點也史無前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首次在外國軍事基地會見其他國家政府首腦,更遑論是美國的(「同地」,即聯合)軍事基地。光是這一點就足以令習近平顏面盡失。儘管大部分媒體對此視而不見,仍然認為習近平「牢牢」掌控著中共,但特朗普政府及其情報機構如今應該已經意識到,中共內部正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權鬥。重啟核子試驗,並在擁有眾多豪華酒店和其他中立場所的城市裡面,挑選金海空軍基地作為會晤地點,很難說是偶然之舉,倒不如說更像特朗普精心策劃的安排,旨在進一步對習近平施壓,並試探其所處的困境有多嚴重。
儘管我們無法確切瞭解中國這個最神秘的「黑箱子」政權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但中共政權在稀土問題上的急劇轉向,以及其以民族主義立場惡名昭彰的國家主席採取與以往截然不同、近乎順從的態度,都表明中共內部危機如今已極為嚴峻。這對國際社會主義道路(ISA)和馬克思主義者來說並不意外,畢竟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報道中國資本主義的毀滅性經濟危機。
對美國資本主義而言,特朗普單方面發動的貿易戰及帝國主義霸凌在當下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必然會帶來代價,而且代價很可能很快來臨——體現為寄生性與日俱增的美國經濟將爆發一場巨大的危機、新的外交政策災難以及社會動盪。無論北京還是華盛頓都無法解決自身的危機,也無法解決其全球制度的危機。
